【专题开示汇集】
– 学佛修心的目标
学佛修心的目标
1.学佛人修行的目标有两种,一种是远期目标,另一种是近期目标。那么,修行的远期目标是什么?是为了成佛。近期目标又是什么?是为了我们在人间能够消业障、增福慧。近期目标就是要把握好自己的这个人生,马上消掉身上的业障,然后要增加自己的福德和智慧。
——《白话佛法》第十一册第49篇《戒三毒 随顺得慧》
2.学佛修心要让人改变自己的命运
听众:我修心灵法门半年多了,身体已经比以前好了很多很多。
台长:对(但是我婚姻不是太顺,感情很差。台长,我的感情运会好吗?)你要记住,修心、学佛就是让人改变自己的命运。如果你说修心、学佛之后,命运不能改变,那你学什么佛、修什么心?你连这点信心都没有,你哪来的愿力?没有愿力,你哪来的行为、行动?没有行动,佛法界讲的“信愿行”就没有了。
——2013年4月2日《玄艺综述》
3.“性命双修”,修好良心本性才能改变命运
台长:命是什么?命是现在,我们讲的命运嘛,现在人间的称为命。性是什么呢?是本性。性命双修的意思是又要修本性,修良心要好。按照现在师父白话佛法讲的就是,本性、良心要好,要修,这样的话才能改变命运。要改变命运就要修你的本性!所以叫性命双修!如果不把本性修好了,你的命不会好转的!那么命好的话本性一定会好的!所以想命好一定要修本性,本性修得好命一定会好。这叫性命双修。
听众:不是说性命双修的“命”的意思是需要练身体的素质,包括练功……这些东西?
台长:不不……性就是修心,泛指修心,就是修自己的本性!命是指今世的一些东西,现在正在受的,觉受、感受。
——2011年12月30日《玄艺综述》
4.人生的三种境界——物质生活、精神生活、灵魂生活
学佛人的境界是最重要的,当你的境界上升到一定的阶段,你会脱离很多物欲的追求。人生实际上有三个境界。第一个境界就是求,人初级的境界叫求。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追求中,觉得追求物质是生活的动力,我要买个房子,所以一求,我就天天要打工,拼命地挣钱,这就是我的动力。我们一辈子都被房子、车子等假相所迷惑、所困扰,实际上,这些东西最后都不是我们的。我们以为人只要有了充足的物质,就会得到人间美好的生活,很多人以为赚了钱,他一定是很幸福的,不少人倾注了自己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财富、名利和欲望。等到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,我们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人间,也不知道我们应该回到哪里,这时候我们的境界认为白来了人间。世界上很多人都活在这个境界当中,这叫第一境界。
第二境界是缘分。一些人在物质丰富的时候突然发现,我虽然什么都有了,怎么还觉得不够开心和美好呢?虽然物质给我们带来一些快乐,但是物质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全部的美好和幸福,尤其在物欲横流的现在,我们的内心常常充满着多愁善感、苦闷迷茫、忧愁伤痛,不知道怎么样来消除它们。这个时候人的第二境界就开始了,追寻精神上的求索,寻求内心精神的宁静和寂静。这部分人会逐渐脱离自己所拥有的部分物质的控制,有意识地选择放下一些外在的物质。他们开始回到身体本质的层面,明白了身体原来是修心的根基,生命是人生之本。他们开始珍惜自己,珍惜周围的亲人,开始懂得用智慧慢慢地让自己的精神来修复和还原自我的心灵健康。这些人已经懂得了回归生命,进入到生命的本源体。世界上少数人活在这个境界当中,这叫第二境界。
第三个境界就比较高了,那就是舍。有些人内心精神在修行当中,他上升到灵性的境界,终于悟到我们所碰到的人和人、事和事之间,其实是为了帮自己完成在这一世修行圆满的因。每一个与自己有缘分的人,都是自己的贵人,无论好与坏、对与错,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,其实都是来自于自己心灵的分别和执著。这时候,他们再也不为一切所困扰,他们放下了执著,抛弃了痛苦,懂得了调控自己的情绪,他们的精神意识和身体意识逐渐地完成了整合,这个时候他们才会体会到人间什么是幸福和快乐。因为他们的心灵开始成长、成熟,知道给予别人和奉献,比向别人索取和自私的心会拥有更多美好的幸福感觉。他们明白了感恩、回报别人,原来是做人的良好的善良的基础;他们明白了帮助别人之后的喜悦、奉献,原来惠泽众生、造福人类是人生的最高境界。这些人在世上能够达到人生的第三境界,也就是最高境界,但是这些人很少。
人间还有三层“楼”,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,第二层楼是精神生活,第三层楼就是人的灵魂生活。人很容易在物质生活中得到满足,但是很难在精神方面得到满足。慢慢地脱离物质和精神,超脱烦恼、放下人间的那些物质和名利,你就住在人间的第三层楼。
人生的三个境界和三层楼都是对应的。我们人迷惘不悟的根源是不知道自己到底从什么地方来,要到哪里去,不能明智地给自己定位,求索人生,完善自己。我们只有学佛才会彻底地明白,我们到底是谁,心要住在哪一层楼,才能接近我们的目标,接近我们的菩萨。明智人生,觉悟人生,定位人生,才能让自己修行人生,开悟人生,创造大乘人生。
——《破除我执贪瞋痴 学佛开悟不愚痴——卢台长2018年5月21日新加坡“世界佛友见面会”开示摘要(上)》
5.学佛最终目的是要得大智慧、断烦恼、破无明
台长首先给大家讲讲佛法对宇宙的理解。很多人以为信佛是年龄大的人的事情。其实信佛是宇宙间的一个大真理。真正要修到完全开悟,就是大觉圆满,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,成为佛菩萨。学佛法之前,要理解宇宙。理解宇宙空间的运作之后,得到的就是智慧,所以有听众问学佛法是为了什么呢?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求平安、身体好。实际上,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要得到大智慧。只有有了智慧,才能够断烦恼、破无明。菩萨把我们人道称为烦恼道。人从出生开始就有烦恼,比如身体不好了,家里钱不够用啊,孩子的教育培养等,各种烦恼会伴随着人的一辈子。学佛法就是帮助我们开智慧、断烦恼、破无明。和尚和尼姑修的是出世法,台长教的这个法门就是让大家把在人间的生活过得更好。要记住人类思维的最高境界就是智慧。
——《白话佛法广播讲座》第一册第1篇《智慧的佛法、慈悲的佛心》
6.修心要修成本来具有的佛性,不执著于人间虚幻
听众:如果说只有心的感知才是真的,戒定修心,修出圆融智慧、修出佛性,恢复我们的原生态,同修这样理解可以吗?
台长:可以。因为当人间看到的一切,其实万物唯心造,就是你的心在起变化。所以,修心修心就是把你这个心修成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,那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、空幻的东西,所以你所看见的东西叫你不要执著,这就是道理。明白了吗?
——2015年8月16日《玄艺问答》
7.修心之路的最终目标——修成佛心菩萨心
但万法归一,无论我们修心之路有多么大的差别,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佛心菩萨心,佛心即是众生心,菩萨心即是慈悲心,所以只有时时反省自心,对照佛心菩萨心,就能找到心中要修正的地方,从而修正我们的行为。
佛心就是无我地想着众生的苦,菩萨心就是慈悲喜舍,这都是极高的境界。所以是我们的榜样和修行的终极目标。修心的基本起点就是修正心灵,达到心净心定的境界,也就是着眼于实际,从我们身上的毛病找起,去除三毒“贪瞋痴”,去掉我执他执,从而定下心来,一心修行,得到心灵的纯净,逐渐地明心见性。见到我们本来的佛性——包括良心、善心,使之培养壮大,发展成慈悲心。
——《白话佛法》第一册第4篇《学佛修心的目标(2)》
8.在人间学大般若智慧解决人间的问题,人成即佛成
问:如果有人问我们是学密还是学禅的,该怎么回答?
答:我们是禅宗和净土宗相融合的,主要是在人间学菩萨的智慧,来解决人间的问题,今后将来要到西方极乐世界,修到天上去,一世修成,主要是学大般若智慧,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人间就人成佛成。
——《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(三百二十一)》
9.殊途同归,“归”于最高的境界
听众:台长,“殊途同归、万法归一”是不是说归到最后就是上天,脱离六道轮回啊?
台长:对,殊途同归的“归”,归到最后要归到最好的地方。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,你读小学、读中学、读高中,在TAFE读书、在各种各样补习学校读书,或者在家里自修成材,最后的目的是要读到大学,所有的人都要考大学,对不对?最后就“归”到大学里。不管学佛还是什么宗教的,全世界所有的宗教,最后归到一个上帝——佛教讲大日如来。归到最后是什么?实际上就是刚才你说的归到最天上,最高最高的境界,我们要修到最好最好。我们做人要做到最好,不管怎么做人,你用笑嘻嘻的方法、你用帮助人的方法等各种各样的方法,目的就是为了做好人,这就是我们的“归”。
——2012年2月19日《玄艺问答》
10.学佛——就是要成佛
学佛人要有目标,学佛就是要成佛,一定要成为佛菩萨。心中要有大目标,千斤重担也能挑;心中没有大目标,一棵小草压弯了腰;人间佛法传人间,要让佛法遍人间。
——《以佛法推动世界和平 以慈悲实践利益众生 以觉悟实现人类精神净土化——卢军宏台长世界佛友见面会开示摘要(2)》
11.学佛目标要定位在高境界,用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
问:我们每一位众生都是未来佛,都拥有佛的智慧和德能,如果在生活当中把自己的境界定在这个位置上是不是比较容易修?(定在哪个位置上?)就是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未来佛。
答:如果你自己有这个决心和愿力,你当然可以定这个位。师父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,所有的举动要像菩萨,所有的举动要像佛。因为我们要成佛,我们修了半天、学了半天,我们就要成佛。你不把自己的位置定得高一点,你怎么成佛?你今天还定了人,人有贪瞋痴慢疑的。你今天定了佛,你怎么会去追求,对不对?人间很可怜的,你看看人多可怜,每一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命,为一句话可以不开心一个星期,为了一点点东西被人家占有了、为了一点点私欲,他可以一年不开心,他就可以脸给人家看,他想不开心就不开心,他根本不为人家活的,就想为自己,你说这种人可怜吗?举个简单例子,你今天定位定了菩萨,那么现在菩萨看人……我们降低一级,现在我们如果定位菩萨是牧羊人,你们现在是人,就全部定为羊,那么你们就是迷途的羔羊。羊跟羊打架,羊跟羊竞争,你争我斗、尔虞我诈,你说牧羊人看着它们羊搞来搞去,要笑它们吗?过两天马上就被杀了,过几天都会死掉的,你们还要这么不开心,还要这么搞来搞去干吗?牧羊人只是觉得你们很可怜。所以,菩萨觉得我们人很可怜,知道我们人活不长的,几十年的生命很短的,还要搞来搞去,你争我斗的。你有钱又怎么样?你有名又怎么样?你有利又怎么样?你今天嫉妒人家又怎么样?你报了仇又怎么样?你还是要死掉的。所以你想想看,菩萨看我们可怜吗?叫我们放心、放下,赶紧到天上去,就可以永远在天上跟菩萨在一起了。这是概念性的问题。你如果提升自己的境界,你把菩萨的境界用到现在人来看,那你现在看人,你说还会爱这个人好看、那个人不好看吗?你想想看,一个牧羊人会喜欢一头羊吗?如果有一头母羊漂亮得不得了,头发卷的、眉毛卷的,你说这个牧羊人说“来,我跟你结婚”,会吗?如果你今天是菩萨的境界,你会看见这头羊喜欢,那头羊不喜欢吗?你今天是个牧羊人,怎么会喜欢羊呢?你今天是菩萨,你怎么会用狭隘的私心来爱一个人的美色呢?菩萨是天上的,他的境界很高,他怎么会爱人呢?他知道人身上除了皮,里面都是肮脏的东西,七孔都是肮脏的,他怎么会爱?他怎么会因为你们化化妆他就喜欢呢?听得懂了吗?所以境界要高,把自己定在菩萨的位置,你以后有可能成菩萨;你今天连位置都定不到菩萨,那你肯定成不了菩萨,你就是普通的人了,听懂了吗?(感恩师父)
——《弟子提问 师父回答(3)——卢台长2019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弘法解答会》
12.同修反馈节选:谈学佛的心态
学佛是为了什么?学佛是为了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。也就是说,学佛不是急功近利的获取既得利益,而是参照佛的理念,纠正我们颠倒混乱的思维,端正我们不合乎规范的行为,去除不善不实的语言,获得身心的清净,从而升华境界,彰显我们与生俱来的智慧道德和能力,获得心灵的解脱,达到一种大自在的状态。
然而,不少学佛人把这种自在的来源与定义都想错了,这在与佛友的交流中屡见不鲜,哪怕是精进的佛友,也时常犯这个错误。这些佛友把“自在”定位于外部环境的改变,急于想知道念什么经,多少遍,才能从菩萨那里获取加持,摆脱困境,过上无忧的生活,而忘记了,学佛修心,是改毛病在先。不去深刻反省因上的错,而是仗着自己会念经,或是有点钱,简单的以经文、放生来对治,显然是治标不治本。难道把佛菩萨的经文当成自己的武器吗?这样的做法,不仅亵渎佛法,还将把自己陷入一种疲于奔命的状态,甚至进入连环的困苦之中。他们更不明白,累世的业因有多深,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烦恼又不断灭除烦恼的地方,哪里会有绝对的无忧呢!
任何困境,其实都是自己种错因的一个显现,任何困境的发生,对于一个真正的学佛人来说,都是矫正自己心态的一个增上缘,是一个发现问题的标尺。陷于困境,才清楚地显现自己在因上的偏差,邪迷的所在。忍着痛改毛病,规范身心,才是治本。治本,才能让业障越来越少,心才自在得起来。心的自在,有时候并不一定要达到完全解脱才能获得,当修行进入正轨,会得到与菩萨的相应,深切愉悦的相信佛力与法力,踏踏实实地感知自信的功德力,对佛菩萨的信力随着实证与日俱增,常住在心。这个时候,哪怕时而陷入身苦病苦,心却可以安定自在。
很多人学习心灵法门,是看了图腾视频,正巧自己有某方面的问题而走进来的,这样的开始一点问题都没有,问题是,进入佛门后,要逐渐开悟,明白学佛的目的。其实这里用进入佛门非常不确切,因为如果一个人根本不明白为什么学佛,学佛的目标仅仅定位于解决生活中的困境,那根本还没有进入佛门,哪怕这个人念经很精进,放生供养很积极,不管他学了多少年,都是一个门外汉。
师父讲课时多次讲过八正道,八正道里面,正见最要紧。学佛的正见是什么?白话佛法第八册40篇写道:“学正见就是出世。因为你把人间看淡了,因为你知道这个人间不是我们的长久之地,因为这个人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留不长、带不走的东西,是一个幻梦,是一个幻觉,所以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,我们要出世,修到自己的境界能够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。人间这么多的烦恼,这么多肮脏的事情,所以,只要离开肮脏、邪的东西,那么就是正见了,以后修到脱离六道轮回。所谓的邪见,实际上就是世间法,你只要在人间追求所有的东西,全部都是邪见,师父跟你们讲得够清楚了吧?你在人间追求的所有的东西全部都是邪见,因为这些东西你是带不走的,你也拿不走,而且留不到给你的,而且那是幻觉的,只能让你造更多的业果,而不能让你超脱人间。”
这段文字很好地解释了最近退转人的原因,这些人当初因为某些生活困苦结缘心灵法门,但是进来后没有领会学佛的真正目的和含义,以为念经了就可以过上想要的生活,但是自己想要的,还完全是人间的东西,最根本最严格地去理解,这些人的思维始终是邪见,错上加错的是,他们一直以为自己了解了心灵法门的真谛,从来没想过要向正见的方向努力。
有些人可能会问:难道想把生活过的好一点错了吗?佛法不是可以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吗?说的一点都不错。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:先以欲钩牵,后令入佛智。人因为种种欲望而开始学佛,佛菩萨以无量的慈悲愿意接引每一位走进佛门的众生,但如果这个众生没有从造因上面醒悟和悔改,佛菩萨就没有办法完全满足众生对人天福报的种种要求。这里用了“完全”两个字,是因为如果众生的发心是善良的,只是境界没有很高,加上累世因缘,众生的要求可能会部分实现,或以另一种方式实现,比如疾病好转而不是痊愈,本该命绝而保住性命却落得失明失聪,或者本该备受折磨多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却得以无痛而死。这样的结果其实已经是得到保佑了,但是因为众生不了解自己的福德浅薄而对人生有过高的期许,不十分了解因缘果报的延续性而以看到的一点来下结论,进而埋怨菩萨不保佑。这些都是无明导致的不正见,也是种种贪瞋痴的体现。
那么,到底学佛能不能期许当下的生活好一点呢?可以期许又不必期许。当学佛人,明白什么是学佛,自觉地进入“后令入佛智”的阶段,心量会大,眼界会宽,对以前种种的不能忍受,会变得越来越宽容随缘。这种心态的转变,会奇迹般地让周围环境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,变得越来越如意。
这个过程很奇妙但并不简单,要学佛人不断地剖析自己、忏悔自己、放低自己,不断学习佛法的正知正见,并以此来矫正自己的言行思维。在这个过程中,自己累世带来的无明习气,会与学佛人应有的戒律发生无数次的碰撞,每一次碰撞,都应以谦卑的心、坚定的信念来恪守佛法规则,从而逐渐建立正见,以及得到菩萨的加被。
有的人,因为前世种善因多,今世学佛所求甚为灵验,但如果他不能将自己学佛的境界提高到前面所提到的正见的层次,死后依然要进入轮回不得真正解脱。所以,我们不能完全依据一个人所求是不是灵验而判断他学佛的层次,最终考量的标准就是两个:功德和境界。
谈到功德,依然要重申功德的含义,见性为功,平等是德。无我的付出才是功德,这也是从功德发心方面来解释一些常见的疑惑: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功德还不好?当我们计算着求一件事要放多少鱼发多少书,当我们计算着网上转载的点击率,当我们纠结着发书算不算度了一个人,还是必须念经才算的时候,我们已经远离了功德;当我们盘算着哪个义工岗位功德大,当我们跪在佛台前不是忏悔而是和菩萨作交换的时候,我们可能漏尽所有的功德;当我们以为自己做了很多功德但是求的事情还不顺利,并为此烦恼的时候,或是看到别人顺利心里嫉妒难过想不通,我们已经造了新业。
负能量充满了业障的气息,如果一个退转的人,不能反省从最初学佛的发心到后来积累功德过程中的种种不恰当,反而继续犯学佛人的大忌——从别人身上找毛病,真的是非常非常可怜。如果不仅如此,还要造谣中伤善知识,那绝对不是人的行为。
心灵法门是一个普度的法门,没有什么门槛,就像今天我看《佛陀传》里面,佛陀涅槃前最后一次说法的一句话:任何想听闻真理的人,我们的法门都为他打开。看到这句话,我真的很感动,我想到了我们的师父。我也很无奈,因为我明白,我们的法门没有门槛,但是人心有门槛,一个真心听闻真理证悟真理的人,门槛再高,他也会想尽办法跨过去,对于自以为学佛而实际上死抱着贪瞋痴不放的人来说,他永远无法走出自己心里的阴暗,真正踏入佛门。我心里想着我的认识或不认识的同修们,我想着历次法会见到的那些苦难的人,该怎样才能让更多人明白,学佛该怀着怎样一颗谦卑真诚而深切的心,才能真的走进佛门,走进佛门,才是改变的开始呢!
——《心灵法门网友反馈(2017-08-12)》之《谈学佛的心态》